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海康威视: 2019年是AI Cloud全面落地的一年
3月29日,“智涌钱塘“2019 AI Cloud生态大会在杭州白马湖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以“数据智理、AI赋能”为主题, 与会的各路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展开了一场“白马湖”论剑。
峰会上,海康威视(002415)重磅推出AI Cloud物信融合数据平台。海康威视副总裁毕会娟博士称,可以预见,2019年将是海康威视 AI Cloud全面落地的一年,一方面,物信融合数据平台逐步走向成熟,将会应用到更多行业场合;另一方面,各地业务中心也已准备了本地化的数据治理工程实施团队,为用户提供服务。
已为合作融合建立开放系统
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在会上做了《智能物联、物信融合,迎接智能化新时代》的主题演讲。胡扬忠指出,物联网发展到今天,与AI的结合成为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智能物联是智能化时代的基础设施。物联网实现智能之后,单独服务于行业的作用还不够,需要与互联网、行业信息网等各类信息网络紧密融合,而智能物体与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就要实现物信融合,物信融合是智能化时代的数据经络。
应用始终是行业用户的出发点和关注点。过去,更多是从应用中产生数据;未来,随着智能物联网感知到大量的数据,并且通过物信融合实现与信息网数据的融合,数据的挖掘利用将带来更大空间。
数据价值在不断提升的同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求也愈发强烈。数据保护将成为智能化时代的护航之舰。胡扬忠表示,在用户数据安全防护与隐私保护方面,海康威视在持续努力。峰会现场,海康威视安全专家万里发布了《AI Cloud安全白皮书》,阐述了海康威视在此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
胡扬忠还指出,开放融合是智能化时代的新型业态。对于置身于产业发展浪潮中的企业而言,未来最需要把握的是开放融合的发展趋势,只有开放才能合作、融合,只有合作、融合才能将产业做大。为了实现开放融合,海康威视已经建立了开放体系。通过边缘设备开放平台、AI开放平台、萤石开放平台、行业开放平台,实现边缘计算、算法训练、互联网及行业应用能力的开放;在服务层面,提供一体化运维服务平台,支持加盟运维模式的一体化运维服务开放;提供物联资源布建评估能力开放,支持更多产品纳入评估体系,共同完善物联资源能力评估模型。在技术标准层面,海康威视将开放与合作融合相关的企业标准体系。
推出物信融合数据平台
物信融合不仅仅是一个理念,会上,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毕会娟博士发布了AI Cloud物信融合数据平台,并重点介绍了该平台的主要能力,包括横向跨网融合、纵向跨层汇聚、双网三类应用、保障数据安全等。
所谓横向跨网融合,首先是源头治理,解决智能物联数据源头的质量问题;其次是智能解析,利用人工智能将物联数据转化为信息网中易理解的人、地、事、物等数据;然后是物联数据服务,即在支撑物联智能应用的同时,可以将数据按需送到信息网中与其他数据融合;最后是融合数据治理,将数据按照主题库、专题库、标签库、关系库等方式组织起来;再提供融合数据服务,支撑信息网数据应用的开发。
其次是纵向跨层汇聚能力,AI Cloud物信融合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平台级联功能,支持数据在智能物联网和信息网中都能够按需向上汇聚。
在智能物联网和信息网中,基于智能应用平台,可以开发三类应用:边缘节点单场景应用、边缘域时空域应用和云中心宏观综合应用。
此外,在物信融合数据平台中,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数据服务和数据应用四个层面关注产品本身提供的数据保护能力;从开发测试、交付实施、数据治理和运维服务四个层面关注在数据工程服务过程中提供的数据保护能力。
毕会娟博士表示,2017年海康威视就已提出AI Cloud基本理念和架构。2018年,在云边融合的计算架构指导下,公司开发了两池一库四平台,一些先锋用户已经开始使用这些产品。在此基础上,公司对两池一库四平台的能力进行了深化,进一步明确了物信融合的数据架构,将原有产品深化、整合为物信融合数据平台。可以预见,2019年将是Hikvision AI Cloud全面落地的一年,一方面,物信融合数据平台逐步走向成熟,将会应用到更多行业场合;另一方面,各地业务中心也已准备了本地化的数据治理工程实施团队,为用户提供服务。
“中华经济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认同其内容数据或观点的真实性。